發問區
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 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常識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人民幣定存 年菜食譜 壓歲錢由來 過年吃什麼 金蛇年 主題 金蛇報喜,大過好年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社會人文> 歷史> 歷史人物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 辜振甫的個人資料. 發問者: Nobody ( 實習生 3 級) 發問時間: 2005-06-19 09:08:27 解決時間: 2005-06-19 17:15:21 解答贈點: 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 5 評論: 0 意見: 6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81% .共有 26 人評價.辜振甫的個人資料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 回答者: joye6477 ( 實習生 4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9 09:12:17 [ 檢舉 ] .提起台灣辜家,人們首先會想到辜振甫;而提起辜振甫,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的“海基會”董事長頭銜以及“汪辜會談”兩人握手時那具有歷史意義的一瞬。其實,籠罩在辜振甫及其旗下和信集團上的光環,還遠不止於此。   辜振甫是台灣五大富豪之一,手下掌管著龐大的和信集團。該集團包括以台灣水泥集團企業為主的製造業和以中國信託集團為主的金融業,經營範圍涉及證券、房地產、電信網絡、石油化工、航空運輸、金融銀行等行業。而據福布斯最新富豪榜顯示,辜家財富為20億美元,名列第208位,而中國大陸惟一上榜的劉永好兄弟僅名列445位。   和信辜家,台灣第一大家族   辜家在台灣是名門,“鹿港辜家”在台灣家喻戶曉。辜家的發跡始於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在日本殖民政權的扶持下,辜顯榮從土地開發、興辦企業逐漸富甲一方。到1937年他去世時,辜家的產業已經位居台灣前三大企業之列。辜顯榮共有8兒4女,辜振甫是老五。但由於他從小聰明伶俐,長大後又好學肯幹,因此深得其父喜愛,年僅20歲就繼承了父親大部分產業,成為7家公司的董事長。   辜振甫曾說,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可是父親獨獨寵愛他,出外老是帶著他,並且老喜歡向朋友炫耀,“我這個優等子”如何如何。由於早早就被父親寄望為人中之龍,辜振甫4歲時,就跟父親請來的前清秀才學漢學,同時也開始學ABC,每天清晨5點就被叫起床,背誦四書五經與英文。辜顯榮請來各種科目的老師,對辜振甫嚴加調教,包括體育及戶外運動,其中京劇也是重要科目。望子成龍的父親,務求將愛子調教成文武全才。兒子也果真如他所願,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擅長。   辜家的姻親也都聲名顯赫。辜振甫的外祖父是清代溥儀皇帝的老師陳寶琛;其姑父是清末大買辦、大實業家盛宣懷;妻子是清末大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孫女嚴倬雲。辜家第三代繼續著政商聯姻:辜振甫二女兒嫁給台灣塑膠業巨子趙廷箴之子;三女兒嫁給台灣嘉新水泥公司創辦人張敏鈺之子。可以說,僅僅是如此龐大的姻親關係,就足以使辜家成為台灣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但在熱鬧顯赫的辜氏大家族中,辜振甫倒也不失冷靜。大學畢業之後,辜振甫做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他將事業交給兄弟們管理,自己東渡日本,潛心學習財政和工商管理,且要求自己實務與理論並行,要半工半讀地完成他的學習,從7家公司的董事長一變而成日本一家糖業公司的辦事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辜振甫以董事長之尊,自願屈居異鄉的小職員,由高就低,人之有志與否,從這裡即可以窺之。辜振甫的這番苦心安排,自我歷練,造就了他自己經營企業的傑出能力。   第一紅頂商人   在台灣,辜振甫也素有“紅頂商人”之稱,辜家的人脈關係是島內其他家族無法比擬的。早在20世紀60年代,辜振甫就是國民黨中央委員;1990年,他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次年獲聘“總統府資政”,顯示了其在政界的特殊地位。1991年3月,台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辜振甫又應當局之邀出任董事長,成為民間處理兩岸事務的台灣最高負責人,在這位86歲的老人身上維繫著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重擔。   作為辜家的領航人,辜振甫在工商界的地位無人可比。而他能取得這樣的顯耀地位,同其在政界的關係密不可分。1952年國民黨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辜振甫率先響應這一政策,將其繼承的大量土地和鹽田交出來。作為徵地補償,當局將水泥、造紙、農林、工礦四家公司的股票轉給辜振甫。這樣,辜振甫不僅經濟上未受損失,而且一變成為新暴發的工商巨頭,為日後組織和信集團跨出了第一步。   1954年4月,在國民黨當局的支持下,辜振甫主持公營企業——台灣水泥公司的民營化工作,並從此開闢了辜家產業的新天地。60年代,辜振甫又從產業界邁向金融界,當時台灣當局正大力獎勵投資以加速經濟發展。1966年4月,辜振甫在台灣當局的支持下,在一批台灣上市公司的基礎上組建了”中華證券投資公司”,1970年正式改組成“中國信託投資公司”。此後,辜家產業的擴張便以”中國信託”為核心,逐漸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家族企業集團。1991年,“中信”更名為“和信集團”。   叔侄同心,其利斷金   辜振甫年事已高,但以其侄子辜濂松為代表的辜家第三代早已崛起。現在,辜濂松已經逐漸接過叔叔在商界的權力,成為台灣工商界新的龍頭老大之一。在台灣的家族企業集團當中,還沒有一個與辜家的和信集團一樣,是叔侄倆攜手主導的集團。   與那些動輒爆出“豪門恩怨”的家族相比,辜家卻平靜得多。就情感上來說,辜振甫與辜濂松有別於一般叔侄的濃厚情誼。辜濂松4歲喪父,後來母親還被誣陷為“資匪”而身陷囹圄,家族曾給予他種種歧視,這些都深深烙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當時五叔(辜振甫)給予他很多的關照,他也銘記在心。   在事業上,辜濂松曾說過:“辜振甫是我的貴人。”他從美國紐約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後,隨即在辜振甫身邊做事,先在”中華證券投資公司”(”中國信託公司”)當科員,直到現在擔任”中國信託”的董事長。先天上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再加上密不可分的事業夥伴關係,難怪辜家的朋友說:“辜振甫與辜濂松是臍帶關係,是不能一分為二的。”   在辜濂松的領導下,中國信託從單一從事證券業務轉型為商業銀行,直到如今的金控集團。辜濂松曾說:“現在全世界晉身百大的銀行,都是以手續費為獲利的主要來源,這也是中國信託致力的目標,傳統的存放款業務,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銀行的獲利,中國信託的目標,也是要大幅增加銀行的手續費收入。”   而正是秉承這種理念,中國信託迅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特別是信用卡業務。中國信託目前已在台灣發卡超過500萬張,相當於人手一張“中國信託”信用卡。而正是抓住了消費金融這個突破口,“中國信託”目前已是台灣最賺錢的銀行。   而辜振甫與辜濂松相差16歲,年齡的差距和事業領域的劃分使和信這幾年一直很平靜。如今辜振甫之子辜成允及辜濂松之子辜仲諒都已開始挑上重擔,和信集團的接班問題已水到渠成。在如今的和信格局下,辜振甫、辜濂松兩係所主掌的事業大致各有脈絡。近年辜振甫家族除了傳統製造領域外,另投資了電視媒體、有線電視和寬頻網絡,耗資驚人卻績效不佳,以致造成沉重財務負擔;而辜濂松家族卻相對謹慎,近年來比較大的投資動作只有購並香港凱基證券,投資僅限於金融領域,相對也較為成功。   辜家下個十年的願望   ——進軍大陸   辜濂松之子“中國信託”總經理辜仲諒曾表示,下一個十年的願望是:第一他希望姓辜的是最後一任總經理,而第二個願望就是希望能focus(聚焦)大陸市場。但由於金融領域在大陸並未進入全面開放階段,和信的旗艦——“中國信託”在大陸還僅處在佈局階段。但憑藉台灣第一大政商家族的光環,辜家已走在了前面。辜濂松藉著“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之名勤跑大陸,辜振甫也因海基會董事長的身分與大陸領導層建立了特殊情誼。所以一旦開放,辜家勢必贏在起跑點上。   對辜家而言,大陸市場的吸引力實在太大,辜仲諒就坦承,“中國信託”一切都準備就緒,只等法令開放。而他對大陸的期望有多高?辜仲諒表示:“100倍不嫌多。”辜仲諒舉例說,大陸發行信用卡不過4年,現在已經有4000萬張的發卡量,而台灣的信用卡歷經27個年頭,“中國信託”發行500萬張就成龍頭。十年後,中國信託要成長100倍,“我覺得還不夠”,辜仲諒說。   在這種強烈的期待下,“中國信託”已和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而在去年年末,中國信託也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核準,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由此可見,辜家在大陸金融業的佈局已踏上征程。   相對於在金融業默默佈局,辜家的水泥業在大陸卻進行得熱火朝天。過去辜家對在大陸投資一直抱謹慎態度,僅通過香港水泥公司,以合資(臺泥持股60%)方式,間接赴大陸投資安徽的海螺水泥公司;直到最近,辜家為佈局“兩岸水泥王國”的新霸業藍圖,為下一個十年鋪路,終於放膽西進。在大陸對外資設立獨資水泥公司實行開放,並採取“總量管制,上大改小”的政策後,臺泥隨即展開收購既有水泥廠的股權行動。   2002年對臺泥來說是豐收的一年。去年臺泥首度以獨資方式斥資新台幣30億元以上,赴廣東設立水泥廠。此外,再投資三四十億元,赴大陸設立至少三座合資的預拌混凝土廠。再加上福州臺泥水泥研磨廠,以及台灣花蓮和平水泥廠、花蓮水泥廠等,臺泥將成為兩岸水泥業新霸主。臺泥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兩岸水泥年產量將超越1,250萬噸的規模。辜振甫之子臺泥總經理辜成允更對“臺泥”西進充滿信心。辜成允指出,大陸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泥市場,約佔全球市場需求的45%以上。據此,臺泥對西進大陸做出了整體規劃,希望在未來三年內,在大陸發展300至500萬噸高標水泥。辜成允估計,按照大陸目前的發展勢頭,臺泥的這個目標是很容易實現的。 相對於宏基、統一而言,和信在大陸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憑藉不尋常的人脈關係及默默的佈局,也許下一個十年將是辜家在大陸大展宏圖的十年。(資料來源:台灣“中華徵信所”、 《天下》雜誌) 資料:和信集團 集團負責人:辜振甫、辜濂松 集團經營領域:製造、金融、電訊等 集團總資產:12,389億元新台幣 2001年營收:1,791億元新台幣 參考資料 http://big5.huaxia.com/sw/szjy/00125192.html 相關詞: 辜振甫家族,辜振甫看法,辜振甫 辜濂松,辜振甫領導風格,辜振甫 辜寬敏,辜振甫族譜,辜振甫心得,辜振甫私生女,辜振甫家族圖,辜振甫兒子 辜振甫,辜家,辜濂松,中國信託,辜顯榮,台灣,和信集團,辜仲諒,辜成允,中國[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4 ) | 意見( 6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謝謝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免費索取商英光碟+小書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立即免費測試你的多益等級 •英文email超實用金句! •測你在旁人眼中的英文力?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相關問答 [ 時事 ]關於辜振甫的事…… . [ 時事 ]求辜振甫的生平??? . [ 歷史人物 ]辜振甫的生平 . [ 歷史人物 ]請問誰有”辜振甫的一生傳記”!?(急!資料越多越好!20點) . [ 歷史人物 ]有誰知道辜振甫的管理小故事 . [ 作家 ]幫我做一份有關辜振甫的資料(寫重點)......20點給你 . 更多 .其他回答(4) 意見(6) 相關評論(0) . 001 回答者: ♡~萱~♡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9 09:11:12 [ 檢舉 ] ..回顧辜振甫的一生,集團企業橫跨製造、電信及金融等三大版圖,在臺灣工商界具舉足輕重的地位,加上與政界關係深厚,為其搏得「紅頂商人」的稱謂。 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生於臺北,祖籍福建省惠安縣。辜家在清康熙初年從泉州遷移到臺灣,世居鹿港,「鹿港辜家」在臺灣家喻戶曉。 辜振甫的出身極其顯赫,其祖父辜鴻銘是清末名儒,外祖父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姑父是清末大買辦、大實業家盛宣懷。不過,辜家真正發跡還是從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開始的。 1937年,辜顯榮去世,當時辜振甫年僅20歲,正在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政治系就讀二年級,他接手父親留下來的龐大產業,成為7家公司的董事長。 大學畢業後,辜振甫把事業交給兄弟們管理,自己則東渡日本,在日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潛心學習財政和工商管理。 1949年,國民黨來台後,對辜家相當禮遇,辜振甫於是回到臺灣,開始大舉開拓事業版圖。1952年,國民黨政府實施土地改革,先徵購地主土地,再轉賣給農民。辜振甫積極響應,把繼承自父親的大量土地和鹽田交出來。 臺灣當局則將臺泥、臺紙、農林和工礦四家公司的股票轉讓給辜振甫作為徵地賠償,進一步推升辜振甫搖身一變成為工商巨頭。 1954年4月,辜振甫被指派到臺灣水泥公司負責籌劃民營,他先擔任公司的常務董事兼協理,後任總經理,1973年接任董事長。在這段期間裡,他施展了企業管理的才能,提出多元化經營、發展連鎖事業及技術輸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等原則,使公司迅速發展。   後來,他更創立臺灣水泥集團,成為臺灣主要集團企業之一,佔臺灣水泥產量的1/3以上,使臺泥被視為水泥業龍頭霸主。 60年代,政府大力獎勵投資以加速經濟發展,於是辜振甫把企業經營觸角從產業界伸向金融業。1966年4月,他組建中華證券投資公司,1971年正式改組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辜振甫出任董事長,這也是臺灣第一家信託公司,目前由辜振甫侄子辜濂松經營。 其實辜振甫家族前幾年事業經營並不順利,長子辜啟允因病辭世,臺泥的部分轉投資事業獲利不佳,原本叔侄一家的家族企業宣佈「寧靜分家」。 隨著辜啟允去世,辜振甫次子辜成允接棒經營,責任一肩挑起,擔任臺泥集團董事長,如今改革臺泥半百老店成效顯著,日前宣布調高去年財測目標,獲利目標突破4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73元,成為今年臺泥成立50週年,以及父親辜振甫即將歡度88歲大壽的最佳賀禮。 1982年,辜振甫獲提名為國民黨中常委,進入國民黨黨務系統的決策核心。1990年11月,海基會成立,辜振甫即擔任董事長迄今。兩次「汪辜會談」更使他成為海峽兩岸知名的政治人物。 http://www10.epochtimes.com/b5/5/1/3/n767996.htm --------------- 辜振甫除酷愛京戲外,自幼擅長油畫,兼攻作詩填詞,著有詩集出版。他的子女曾說,常見父親回家公事之餘,獨自在書房讀書寫文章,反覆推敲,字斟句酌,樂在其中。 辜振甫曾感嘆,因為事業繁重,無法將更多時間投入所鍾愛的文學藝術,是一大憾事。 民國62年 4月彰化鹿港民俗文物館成立,蒐集台灣民間文物及與傳統習俗相關的禮器、器皿、傢俱等,對瞭解台灣數百年開拓與發展的文化風貌提供生動而真實的參考資料。鹿港民俗文物館的總展出面積逾4000坪,全數由辜振甫家族捐贈。 「新舞台」是辜振甫父親辜顯榮於1907年親為命名,演出京劇與地方劇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可惜民國34年毀於美軍空襲。民國85年辜振甫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建樓之便,重建「新舞台」於中國信託後院,一方面有傳承中華文化的意義,一方面則秉持「來自企業,回饋社會」之衷,希望透過藝術教化人心。 辜振甫曾說,鑒於藝術是文化的產物,現代的新台灣人,對華夏民族所特有的陶瓷工藝美術,除感覺光彩與自豪外,也應該有更深切的品味與喜愛。因此,在這理念下,辜振甫特將台泥公司二樓闢為文物展示場地,名為「三合堂」,因三合土為建材,即水泥,透過藝術觀摩亦可將從前與現在凝聚,而後再與未來結為一體,因此命名;現在則為辜振甫靈堂所在。 三合堂建成後首批展出均屬陶瓷,是辜振甫歷年來收藏品,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迄清代,皆屬一時之選。辜振甫曾謙虛說,這是拋磚引玉,以期更多的藝術收藏家能夠共襄盛舉,豐富並提升國人的精神生活。 民國77年辜振甫設立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希望透過與國內外藝文團體的合作與交流,推廣京劇與台灣鄉土活動及說唱藝術。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除多次籌組藝術表演團赴偏遠學校表演,從事紮根工作外,並連年至歐、美、日、星等地巡迴演出,宣揚中華及本土文化,是台灣最活躍的私人基金會之一。 民國91年觀光劇場「台北戲棚」成立,對像以來台或在台的外交、觀光及商務人士為主,以引導國際人士領略中華本土的表演藝術。 如今辜振甫辭世,雖未能盡如所願,全心全力往文學藝術領域發展,但他對文學藝術的奉獻,終其一生,不遺餘力。 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8/n773948.htm 參考資料: 大紀元網站 002 回答者: 寶貝 ( 實習生 5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9 09:21:24 [ 檢舉 ] .. 檢視圖片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1940年) ●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法學博士(2001年) ●美國賓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1992年) ●韓國高麗大學榮譽經濟學博士(1975年)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1993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法學博士(2003年) ●法國國際企業管理學院院士(1990年) ●國立中央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2003年) ●國立交通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2003年) 曾任職務: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1961~1994年) ●中華民國工業總會理事長(1981~1987年) ●亞洲太平洋商工總會理事長(1969~1970年) ●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主席(1990~1992年) ●行政院經濟改革委員會總召集人(1985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81~2001年) ●總統府資政(1991年)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1990年) ●台灣水泥公司榮譽董事長(1973~2003年)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名譽董事長(1988年) ●台灣經濟研究院創辦人(1976年) 勳奬: ●中華民國總統頒授大綬景星勳章(1989年) ●日本國天皇頒贈勳一等瑞寶章及藍綬褒章(1971年) ●韓國大統領頒贈一等外交光化勳章及銀塔產業勳章(1978年) ●巴拿馬共和國總統頒贈一等巴波亞大十字勳章(1980年) ●南非共和國總統頒贈一等好望大十字勳章(1981年) ●中華民國總統頒發褒揚令(2005年) 會議: ●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在新加坡和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汪會長道涵舉行會談 ─ 辜汪會談 ●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八十五年十一月及八十六年十一月,三度代表中華民國總統出席APEC經濟領袖會議 ●民國八十七年十月,赴大陸上海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會晤;並赴北京會見大陸領導人士 ─ 辜汪會晤 家庭: ●民國三十八年與辜嚴倬雲女士結婚,育有子女五人 檢視圖片 海基會辜董事長與兩岸關係   見證兩岸發展十五年   回顧歷史長河,台灣海峽兩岸存在著悠遠的紀事。從1948年以來,台海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特殊的發展階段。在此期間,台灣的經濟逐漸壯大,政治日趨民主,社會文化多元繽紛,逐漸展露出現代化國家的面貌與氣勢。然而就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台灣與有著血脈相連、歷史文化深厚淵源,經貿關係發展日趨密切的大陸之間的關係,卻是紛紛擾擾,剪不斷,理還亂,牽引著各界的思緒。   檢視五十餘年來的兩岸關係,由1987年11月迄今的十八年是具有關鍵意義的歷史片段。在這七千多個日子當中,兩岸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經貿關係日趨密切,民間的交流日益廣泛,但是政治意識形態卻是越見疏離,甚至尖銳對立。這段色彩鮮明、仍在持續發展的過程,兩岸在1993年的「辜汪會談」與1998年的「辜汪會晤」貫穿其中,領銜參與的辜董事長見證了當代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過程。 「辜汪會談」提供維護兩岸民眾權益的準則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經過海峽兩岸多方的共同努力,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其間辜董事長和汪道涵會長展現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克服會談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簽署了「辜汪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這是海峽兩岸授權的民間機構最高負責人之間的首次會晤,也是兩岸隔離四十餘年後,兩岸高層人士的首次正式接觸商談。其後雙方又進行了七次的事務性協商、三次的「焦唐會談」,並且在1995年5月底舉行第二次辜汪會談的預備性磋商。   「辜汪會談」著重於兩岸之間事務性和功能性的範圍,其所蘊含的意義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受到兩岸和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其後儘管兩岸政治關係發展僵滯不前,相關的後續事務性協商中斷,然而「四項協議」一直是兩岸民間交流最主要的基礎與處理準則,為兩岸人民往來與權益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空間。 「辜汪會晤」開啟兩岸政治對話之門   1998年10月,辜董事長率領海基會代表團訪問上海、北京,與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上海舉行了「辜汪會晤」,並與當時大陸的領導人士包括陳雲林、錢其琛、江澤民等人會晤。這次「辜汪會晤」達成了雙方同意加強對話以促成制度化協商的恢復、加強推動兩會各層級人員交流活動、就涉及人民權益之個案積極相互協助解決;以及汪道涵先生同意在適當時機訪台等「四項共識」。   與辜汪會談的「四項協議」比較,「四項協議」偏重兩岸事務性問題的協商與解決,辜汪會晤「四項共識」則另觸及兩岸定位問題,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之門。惟令人遺憾的是,其後雖然因為客觀因素的關係,致兩岸間的後續政治性對話無從開展,但是辜董事長在與錢其琛、江澤民對話時,提到了與兩岸關係發展密切相關的因素如兩岸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民主化等問題,這些落地有聲的思想片段,點出了兩岸問題的深層原因,不僅僅是經濟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政治、文化、社會乃至生活方式的歧異。 伴隨海基會的成長茁壯   辜董事長早年即被政府聘為經濟顧問,協助推行土地改革計畫,具有相當豐富經濟領域的工作經驗。1956年他開始進行經濟外交,經過多年的耕耘,成為當時最具威望的「專業經貿大使」,在國際間累積了豐沛的人脈關係,與美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外國政要搭起了溝通的橋樑。作為政府在七○和八○年代經濟外交的一個尖兵,辜董事長對於國家擺脫外交的孤立與困境有相當大的貢獻。   自1987年11月政府開放兩岸民間交流之後,因交流而衍生的問題與日俱增,海基會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由政府所主導成立的處理兩岸交流事務的民間中介團體,在1990年11月21日召開捐助人會議及第一屆董監事第一次會議,1991年2月8日完成財團法人登記,3月9日正式掛牌展開工作迄今。   辜董事長由於眾望所歸,自海基會成立伊始即膺選為董事長,而且連任五屆,正是由於他具有折衝樽俎、調和鼎鼐的能力與圓融的風範與特質所致。   海基會成立之時,正是兩岸關係破冰的開始,無數關心國是的人士競相獻身此一領域,以任職海基會為榮,決策機構董監事會更是網羅了黨政、工商、媒體與學術界的菁英。當時,每逢三個月一次的董監事會,董監事們對兩岸問題慷慨爭鳴,謂為盛況。偶有不同意見,辜董事長總能憑其豐富的見識與閱歷,一言九鼎,融合爭議。此外,另一值得記述的是,1992年至1993年間,海基會與陸委會對兩岸工作曾有若干爭議,最終也是在辜董事長的奔走折衝之下圓滿解決。   成立已經超過13年的海基會,一路走來雖有風雨波折,但總能平安度過,辜董事長的堅持與風格是主要的關鍵。 樹立處理兩岸關係的風格與典範   辜董事長在企業上的輝煌成就,令人折服;而他對兩岸事務的關心與投入,更是令人感佩。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稱道辜董事長持平且務實評估兩岸問題,對兩岸關係的穩定,扮演了很有價值的角色。這是一個旁觀者客觀的論定,但是就我們國人而言,自有更深刻的感受。   由於兩岸意識形態與對問題的思維模式、行事原則存在根本歧異,導致兩岸進展頻生波折,數度陷入困境。對其演變過程,辜董事長感受最為深刻,可謂點滴在心頭。1995年,在兩岸兩會籌劃「辜汪」第二次會談之際,時任總統的李登輝訪美,兩岸關係出現僵局,後續事務性協商為之中斷,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1999年兩會洽商海協會會長回訪台灣之際,李總統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致汪道涵訪台計畫終止。第三次是政黨輪替後有關「九二香港會談」的爭議。雖然如此,最後他還是堅守崗位,為的是要給海基會、給兩岸一個再次接觸的機會。   如此強烈的使命感,辜董事長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海基會成立之時,他以七十五歲的高齡,無視身體狀況,面對難以跨越的鴻溝,毅然擔下海基會的重責大任,致力於發展兩岸關係,奔波於新加坡和上海、北京之間,甚至到晚年纏綿病榻,致力打開兩岸僵局的信念,依然始終不移。   兩岸道路步履維艱,面對兩岸當前日趨尖銳對立的某些現象,海基會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辜董事長或許抱憾,也可能是一個歷史缺憾。今後如果要走出兩岸的困境,穿越迷濛,化解兩岸僵局,關鍵在經貿互惠的現實基礎上,雙方秉持政治的寬容,縮小行事作法上的落差,這些都有賴雙方透過廣泛的、長期的交流才能累積成果。從這個角度看,辜董事長獻身兩岸的遺緒,無疑具有其歷史價值與地位,辜董事長的謝幕也不會是兩岸對話的盡頭。 檢視圖片 海基會辜董事長與兩岸關係   見證兩岸發展十五年   回顧歷史長河,台灣海峽兩岸存在著悠遠的紀事。從1948年以來,台海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特殊的發展階段。在此期間,台灣的經濟逐漸壯大,政治日趨民主,社會文化多元繽紛,逐漸展露出現代化國家的面貌與氣勢。然而就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台灣與有著血脈相連、歷史文化深厚淵源,經貿關係發展日趨密切的大陸之間的關係,卻是紛紛擾擾,剪不斷,理還亂,牽引著各界的思緒。   檢視五十餘年來的兩岸關係,由1987年11月迄今的十八年是具有關鍵意義的歷史片段。在這七千多個日子當中,兩岸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經貿關係日趨密切,民間的交流日益廣泛,但是政治意識形態卻是越見疏離,甚至尖銳對立。這段色彩鮮明、仍在持續發展的過程,兩岸在1993年的「辜汪會談」與1998年的「辜汪會晤」貫穿其中,領銜參與的辜董事長見證了當代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過程。 「辜汪會談」提供維護兩岸民眾權益的準則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經過海峽兩岸多方的共同努力,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其間辜董事長和汪道涵會長展現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克服會談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簽署了「辜汪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這是海峽兩岸授權的民間機構最高負責人之間的首次會晤,也是兩岸隔離四十餘年後,兩岸高層人士的首次正式接觸商談。其後雙方又進行了七次的事務性協商、三次的「焦唐會談」,並且在1995年5月底舉行第二次辜汪會談的預備性磋商。   「辜汪會談」著重於兩岸之間事務性和功能性的範圍,其所蘊含的意義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受到兩岸和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其後儘管兩岸政治關係發展僵滯不前,相關的後續事務性協商中斷,然而「四項協議」一直是兩岸民間交流最主要的基礎與處理準則,為兩岸人民往來與權益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空間。 「辜汪會晤」開啟兩岸政治對話之門   1998年10月,辜董事長率領海基會代表團訪問上海、北京,與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上海舉行了「辜汪會晤」,並與當時大陸的領導人士包括陳雲林、錢其琛、江澤民等人會晤。這次「辜汪會晤」達成了雙方同意加強對話以促成制度化協商的恢復、加強推動兩會各層級人員交流活動、就涉及人民權益之個案積極相互協助解決;以及汪道涵先生同意在適當時機訪台等「四項共識」。   與辜汪會談的「四項協議」比較,「四項協議」偏重兩岸事務性問題的協商與解決,辜汪會晤「四項共識」則另觸及兩岸定位問題,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之門。惟令人遺憾的是,其後雖然因為客觀因素的關係,致兩岸間的後續政治性對話無從開展,但是辜董事長在與錢其琛、江澤民對話時,提到了與兩岸關係發展密切相關的因素如兩岸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民主化等問題,這些落地有聲的思想片段,點出了兩岸問題的深層原因,不僅僅是經濟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政治、文化、社會乃至生活方式的歧異。 伴隨海基會的成長茁壯   辜董事長早年即被政府聘為經濟顧問,協助推行土地改革計畫,具有相當豐富經濟領域的工作經驗。1956年他開始進行經濟外交,經過多年的耕耘,成為當時最具威望的「專業經貿大使」,在國際間累積了豐沛的人脈關係,與美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外國政要搭起了溝通的橋樑。作為政府在七○和八○年代經濟外交的一個尖兵,辜董事長對於國家擺脫外交的孤立與困境有相當大的貢獻。   自1987年11月政府開放兩岸民間交流之後,因交流而衍生的問題與日俱增,海基會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由政府所主導成立的處理兩岸交流事務的民間中介團體,在1990年11月21日召開捐助人會議及第一屆董監事第一次會議,1991年2月8日完成財團法人登記,3月9日正式掛牌展開工作迄今。   辜董事長由於眾望所歸,自海基會成立伊始即膺選為董事長,而且連任五屆,正是由於他具有折衝樽俎、調和鼎鼐的能力與圓融的風範與特質所致。   海基會成立之時,正是兩岸關係破冰的開始,無數關心國是的人士競相獻身此一領域,以任職海基會為榮,決策機構董監事會更是網羅了黨政、工商、媒體與學術界的菁英。當時,每逢三個月一次的董監事會,董監事們對兩岸問題慷慨爭鳴,謂為盛況。偶有不同意見,辜董事長總能憑其豐富的見識與閱歷,一言九鼎,融合爭議。此外,另一值得記述的是,1992年至1993年間,海基會與陸委會對兩岸工作曾有若干爭議,最終也是在辜董事長的奔走折衝之下圓滿解決。   成立已經超過13年的海基會,一路走來雖有風雨波折,但總能平安度過,辜董事長的堅持與風格是主要的關鍵。 樹立處理兩岸關係的風格與典範   辜董事長在企業上的輝煌成就,令人折服;而他對兩岸事務的關心與投入,更是令人感佩。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稱道辜董事長持平且務實評估兩岸問題,對兩岸關係的穩定,扮演了很有價值的角色。這是一個旁觀者客觀的論定,但是就我們國人而言,自有更深刻的感受。   由於兩岸意識形態與對問題的思維模式、行事原則存在根本歧異,導致兩岸進展頻生波折,數度陷入困境。對其演變過程,辜董事長感受最為深刻,可謂點滴在心頭。1995年,在兩岸兩會籌劃「辜汪」第二次會談之際,時任總統的李登輝訪美,兩岸關係出現僵局,後續事務性協商為之中斷,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1999年兩會洽商海協會會長回訪台灣之際,李總統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致汪道涵訪台計畫終止。第三次是政黨輪替後有關「九二香港會談」的爭議。雖然如此,最後他還是堅守崗位,為的是要給海基會、給兩岸一個再次接觸的機會。   如此強烈的使命感,辜董事長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海基會成立之時,他以七十五歲的高齡,無視身體狀況,面對難以跨越的鴻溝,毅然擔下海基會的重責大任,致力於發展兩岸關係,奔波於新加坡和上海、北京之間,甚至到晚年纏綿病榻,致力打開兩岸僵局的信念,依然始終不移。   兩岸道路步履維艱,面對兩岸當前日趨尖銳對立的某些現象,海基會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辜董事長或許抱憾,也可能是一個歷史缺憾。今後如果要走出兩岸的困境,穿越迷濛,化解兩岸僵局,關鍵在經貿互惠的現實基礎上,雙方秉持政治的寬容,縮小行事作法上的落差,這些都有賴雙方透過廣泛的、長期的交流才能累積成果。從這個角度看,辜董事長獻身兩岸的遺緒,無疑具有其歷史價值與地位,辜董事長的謝幕也不會是兩岸對話的盡頭。 參考資料: http://www.sef.org.tw/html/special/koo/koo7.htm 003 回答者: 老何 ( 初學者 2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9 09:26:06 [ 檢舉 ] ..辜振甫 字公亮,1917年1月生。台湾彰化縣人 ,祖籍福建省惠安縣。1940年畢業于台北大學政治學系,後到日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做財政及工商管理研究。1964年台"國防研究院"第六期結業。1975年獲韓國高麗大學榮譽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2年5月獲美國賓夕法尼業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同年八月,他當選世界管理理事會下屬學術機構國際管理學院院士。   辜振甫是島內擁有技術頭銜最多、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 ,在台湾經濟界及政壇上十分活躍。1990年美國《 福布斯》雜誌將他列入全球一百八十一個資產超过十億美元的富豪之列。1998年列台湾百大富豪第十一位。     辜振甫于1988年6月被聘為台"總統府國策顧問"。1990年4月被聘為國統會委員及"國是會議籌備委員。1990年11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會成立,辜當選海基會董事長。1991年被聘為" 總統府資政"。1993年4月27日, 辜代表台湾海基會與祖國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了"汪辜會談"。   辜振甫十分愛好京劇。他從六、七歲起就與京戲结缘。早年辜家院子里有演京戲的戲院子,辜從小就耳濡目染。辜振甫曾到北平、上海、香港拜師學戲,曾拜余叔言為師。他認為,在他的戲曲人生中,最值得回憶也是影响他最深的,则是他二十歲左右在北平的那一段日子。此外,辜振甫還擅長油畫,懂詩文,喜歡收藏文物。 辜振甫於2005年1月3日凌晨病逝於台灣振興醫院. 參考資料: 自己 004 回答者: 惠玲 ( 初學者 3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9 14:31:10 [ 檢舉 ] ..辜振甫一生顯赫兩岸知名人物 臺北訊   海 基 會 董 事 長 辜 振 甫 昨 日 凌 晨 四 點 病 逝 , 享 壽 八 十 九 歲 。 回 顧 辜 振 甫 的 一 生 , 集 團 企 業 橫 跨 製 造 、 電 信 及 金 融 等 三 大 版 圖 , 在 臺 灣 工 商 界 具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加 上 與 政 界 關 係 深 厚 , 為 其 搏 得 「 紅 頂 商 人 」 的 稱 謂 。   辜 振 甫 字 公 亮 , 一 九 一 七 年 一 月 六 日 生 於 臺 北 , 祖 籍 福 建 省 惠 安 縣 。 辜 振 甫 的 出 身 極 其 顯 赫 , 不 過 , 辜 家 真 正 發 跡 , 還 是 從 辜 振 甫 的 父 親 辜 顯 榮 開 始 的 。 其 祖 父 辜 鴻 銘 是 清 末 名 儒 , 外 祖 父 是 末 代 皇 帝 溥 儀 的 老 師 陳 寶 琛 , 姑 父 是 清 末 大 買 辦 、 大 實 業 家 盛 宣 懷 。 不 過 , 辜 家 真 正 發 跡 還 是 從 辜 振 甫 的 父 親 辜 顯 榮 開 始 的 。   一 九 四 九 年 , 國 民 黨 來 臺 後 , 對 辜 家 相 當 禮 遇 , 辜 振 甫 於 是 回 到 臺 灣 , 開 始 大 舉 開 拓 事 業 版 圖 。 一 九 五 二 年 , 國 民 黨 政 府 實 施 土 地 改 革 , 先 徵 購 地 主 土 地 , 再 轉 賣 給 農 民 。 辜 振 甫 積 極 響 應 , 把 繼 承 自 父 親 的 大 量 土 地 和 鹽 田 交 出 來 。   臺 灣 當 局 則 將 臺 泥 、 臺 紙 、 農 林 和 工 礦 四 家 公 司 的 股 票 轉 讓 給 辜 振 甫 作 為 徵 地 賠 償 , 進 一 步 推 升 辜 振 甫 搖 身 一 變 成 為 工 商 巨 頭 。 後 來 , 他 更 創 立 臺 灣 水 泥 集 團 , 成 為 臺 灣 主 要 企 業 之 一 , 占 臺 灣 水 泥 產 量 三 分 之 一 以 上 , 使 臺 泥 被 視 為 水 泥 業 龍 頭 霸 主 。   一 九 六 六 年 四 月 , 他 組 建 中 華 證 券 投 資 公 司 , 一 九 七 一 年 正 式 改 組 為 「 中 國 信 託 投 資 公 司 」 , 辜 振 甫 出 任 董 事 長 , 這 也 是 臺 灣 第 一 家 信 託 公 司 , 目 前 由 辜 振 甫 侄 子 辜 濂 松 經 營 。   一 九 八 二 年 , 辜 振 甫 獲 提 名 為 國 民 黨 中 常 委 , 進 入 國 民 黨 黨 務 系 統 的 決 策 核 心 。 一 九 九 ○ 年 十 一 月 , 海 基 會 成 立 , 辜 振 甫 即 擔 任 董 事 長 迄 今 。 兩 次 「 汪 辜 會 談 」 更 使 他 成 為 海 峽 兩 岸 知 名 的 政 治 人 物 。   ( 謝 志 岳 . 特 稿 ) 辜 老 走 了 , 其 八 十 九 年 的 歲 月 , 集 企 業 家 、 政 治 家 、 外 交 家 、 藝 術 家 於 一 身 , 走 過 了 燦 爛 的 一 生 。   辜 振 甫 是 丙 辰 年 出 生 , 屬 龍 , 與 國 內 幾 個 知 名 企 業 家 , 都 是 「 丙 辰 龍 」 。 他 出 生 於 臺 北 市 淡 水 河 畔 , 依 據 他 自 己 的 回 憶 , 童 年 時 朝 夕 望 著 七 星 山 , 偶 而 在 河 堤 上 垂 釣 長 大 。   辜 振 甫 在 過 往 半 世 紀 中 , 在 國 內 外 以 不 同 的 身 分 , 在 不 同 的 場 合 , 針 對 不 同 的 事 務 , 都 有 十 分 卓 越 的 表 現 。 在 公 共 事 務 上 , 親 身 參 與 土 地 改 革 、 經 濟 改 革 、 國 際 事 務 、 兩 岸 事 務 及 經 濟 決 策 ; 在 事 業 上 , 領 導 和 信 集 團 , 在 金 融 、 水 泥 、 營 建 、 化 工 、 人 壽 、 證 券 等 行 業 , 扮 演 領 導 產 業 的 角 色 ; 在 工 商 服 務 方 面 , 歷 經 省 工 業 會 、 全 國 工 業 總 會 、 工 商 協 進 會 等 重 要 組 織 , 為 工 商 界 服 務 達 半 世 紀 之 久 。   1917年1月6日 出生于臺灣彰化縣﹐家族中排行第五﹐字公亮。(chinesenewsnet.com) 1937年 父親過世﹐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政治系二年級休學一段時間主持家族企業。(chinesenewsnet.com) 1940年 臺北帝大畢業後﹐赴東京帝國大學攻讀財政及工商管理。(chinesenewsnet.com)senewsnet.com) 1949年 與夫人辜嚴倬雲完婚﹔身為全臺第三大地主﹐以土地換得水泥﹑造紙﹑農林及工礦等四家官股股票。(chinesenewsnet.com) 1954年 擔任臺泥總經理。(chinesenewsnet.com) 1962年 臺灣證券交易所成立﹐1966年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成立﹐辜振甫被指定為董事長。(chinesenewsnet.com) 1971年 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改名“中國信托”投資公司。它是島內第一家信托公司。至此﹐辜家的經濟力量很快躍升為臺灣五大家族集團之一。(chinesenewsnet.com) 1990年 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之職。(chinesenewsnet.com) 1993年4月27日 第一次汪辜會面在新加坡舉行﹐辜振甫以“海基會”董事長身份﹐會見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chinesenewsnet.com) 2001年11月 獲頒臺大名譽博士﹐這是臺大創校以來頒授的第一個名譽博士學位。檢查發現有腎臟疾病﹐曾赴美國治療。(chinesenewsnet.com) 1 001 意見者: 不酷~^__^ ( 實習生 5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9 09:25:21 [ 檢舉 ] ..發問者是沒手是不是? 還是你家沒有YAHOO GOOGLE 問這種問題來騙點? 002 意見者: 淹一天網路壞三天苦命蝌蚪 ( 初學者 1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9 09:37:26 [ 檢舉 ] ..♡~萱~♡ 請不要再貼錯的了,因為他傳記那本書寫得很清楚,他爺爺叫辜琴,陳寶琛是嚴悼雲外祖父才對,鴻銘先生是他族叔,所以如果最後最佳解是第一個,那麼問的人真的在騙點數 003 意見者: Nobody ( 實習生 3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9 09:41:56 [ 檢舉 ] ..我沒有在騙點數....我只剩下一個小時要考歷史人物與分析....他只是我10幾個人中的其中之一....我已經沒有時間了....這樣子不是比較快嘛??? 004 意見者: 淹一天網路壞三天苦命蝌蚪 ( 初學者 1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9 10:03:43 [ 檢舉 ] ..了解我看到了,不好意思,我誤會了 005 意見者: 淹一天網路壞三天苦命蝌蚪 ( 初學者 1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9 10:17:13 [ 檢舉 ] ..另外我發現網路錯的還超嚴重,公亮老爺爺他外祖父根本不可能是陳寶琛,因為他母是他爸的老婆陪嫁,而且他爸女人中沒有陳寶琛女兒 006 意見者: Nobody ( 實習生 3 級 ) 發表時間: 2005-06-19 10:29:10 [ 檢舉 ] ..不知道ㄝ.....我自己已經迷惘了...因為我要探討的是他本人的故事..可是大家都寫他的家族背景.....家族背景我大概知道...可是他本人的個性還有他的故事我還是不知道.... 1 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字數已達上限,要改成發表評論嗎?. 發表 取消 .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知識團員轉粉絲全數完成 . 刊登贊助網站•神將傳奇 美女神將陪您打發無聊 Sjxy.com 天干地支加生肖,超強夥伴現身幫助你!快來儲值元寶,獲得生肖寶箱,登錄領紅包! Sjxy.com •五福旅遊 - 嚴選古絲路深度遊 www.lifetour.com.tw 熱門古絲路大漠之旅!西安兵馬俑、絕美青海湖、祁連山、天山天池等景點一次玩遍! www.lifetour.com.tw •札西德樂假期 新疆絲路深度旅遊 www.tashidele.com 專業新疆旅遊,親臨北疆天山北麓、喀那斯湖,探索南疆帕米爾高原,行程值回票價! www.tashidele.com •油畫-各式手繪油畫複製畫抽象畫 art-wuchen.com 專營手繪油畫、抽象畫、複製畫、版畫、水彩畫等多種畫作,精細工法,絕對興嘆! art-wuchen.com •專售高清大陸劇韓劇DVD專賣網 www.free-eshop.com 年終回饋9折優惠,高清秦始皇DVD三套免運費貨到付款1-3天送到 www.free-eshop.com •候鳥2013新行程暢遊西安華山 www.travelbirds.net 春暖花開專案搶先開跑,2月10日前報名折6000,加入粉絲送500萬旅遊險! www.travelbirds.net.最新歷史人物 發問中 已解決 .三國裡面的劉備與劉表是不同人吧? 更多 三位數學家!! 死諸葛嚇死活仲達? 歷史上真的有陳靖仇 更多 精選關鍵字 ..司馬昭 洪秀全 劉銘傳 孫權 吳三桂 鳳雛 哥倫布 梁啟超 鄧小平 鄭成功 曹操 關羽 朱元璋 張飛 康熙 毛澤東 光緒 溥儀 周瑜 孔明 希特勒 司馬炎 康有為 慈禧太后 司馬懿 乾隆 施琅 林爽文 黃忠 劉備 隋文帝 武則天 李世民 秦始皇 曹植 雍正 拿破崙 楊堅 .知識搜尋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c) 2013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知識+ 之問答內容是由參與Yahoo!奇摩知識+ 之網友提供,僅供參考,Yahoo!奇摩不保證其正確性。 ... .

arrow
arrow

    phibrainno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